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(五)|方子怡:深耕公益课堂 以爱浇灌成长
发布人:国际交流管理员  发布时间:2025-08-17   动态浏览次数:10


盛夏的风裹挟着草木清香,悄然掠过社区公益课堂的窗棂。粉笔与黑板相触的轻响在熟悉的社区活动室里回荡,那些关于知识传递的热忱与陪伴相守的约定,正为这个假期铺展出生动而深刻的注脚。

深耕课堂:用陪伴书写成长印记

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连银社区的暑期公益课堂,每个周六都浸润在童真与专注交织的氛围中。课堂之上,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热切渴望,时而为一道难题蹙起眉头沉思,时而因一丝顿悟绽开笑颜欢呼。从辅导作业时的耐心讲解,到组织趣味活动时的创意引导;从纠正字词发音的细致入微,到解答生活疑惑的坦诚真挚,202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方子怡的点滴付出,都化作与孩子们并肩成长的鲜活印记。那些高高举起的求知小手、豁然开朗的清澈眼神,以及课间传来的阵阵爽朗笑声,共同勾勒出实践中最动人的图景。

双向奔赴:教育里的温暖回响

这场公益课堂的经历,远比预想中更能触动人心深处的柔软。当穿碎花裙的女孩递来那幅稚嫩却纯粹的画作——蓝天白云下,小人儿们依偎着大树,树顶悬着歪歪扭扭的太阳,背面那句“谢谢姐姐,这里像家里一样暖”的字迹,骤然揭开了实践的真谛:它从不是单向的施与,而是在付出中收获心灵丰盈的双向奔赴。孩子们的笑脸,让“家乡”二字沉淀出更温热的分量。

而方子怡以青春热忱在连银社区公益课堂架起的,何尝不是一座知识与温情交织的桥梁?那些与孩子们相伴的周末,既是对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意义的生动注脚,更让她深切体悟:当个体成长嵌入乡土的肌理,当微末善意汇聚成温润的溪流,青春便有了扎根大地的韧性,家乡的未来也因这般双向奔赴而愈显蓬勃。这场以爱为壤的实践,终将成为她人生行囊里最璀璨的星辰,指引着她在往后岁月里持续传递暖意,让青春之花于需要处绽放得愈发绚烂。

初  审 | 杨美琪

复  审 | 齐柠宇

终  审 | 孙 野